【台灣醒報記者黃重豪綜合報導】根據路透社引述一份加拿大的研究,有嚴重偏頭痛傾向的人可能在臨床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中。這份發表在「頭痛」(Headache)期刊的研究也指出,偏頭痛與憂鬱症的關係是雙向的,亦即有臨床憂鬱症的人也暴露在偏頭痛的高度風險中。
偏頭痛患者比沒有偏頭痛者多80%的機率罹患憂鬱症,但在加入年齡及性別二個變項後,這個關聯便不顯著。憂鬱症患者亦有高於沒憂鬱症者40%的機率罹患偏頭痛,但是兩者的關係比較沒有那麼顯著。同樣的,在加入壓力及同年精神創傷兩個變項後,便失去關聯。
研究指出,此二者只是機率問題,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發生。儘管如此,Calgary大學Geeta Modgill在領導該研究的進行時,仍指出有偏頭痛或憂鬱症傾向之一的人,在輕微階段就要理解已經成為另一傾向的危險群。
偏頭痛就是頭部某一側的陣陣抽痛,可能讓病患作嘔或對光線敏感,有時候會有視覺不清的現像,甚至是中風的前兆。憂鬱症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失調,可能綜合憂傷、失眠、疲勞與情緒麻木等症狀。
Modgill研究團隊從「加拿大國家人口健康調查」中收集資料,該資料係呈現1994到2007年間超過15000人的身心狀況,每二年追蹤一次。總體而言,在這12年的調查期間,約15%的人罹患憂鬱症,約12%的人經歷偏頭痛。
研究初期,偏頭痛的人中有憂鬱症者屬普遍現象,22%的偏頭痛患者後來得到憂鬱症,另外14.6%的憂鬱症患者則沒有偏頭痛。
研究者指出,童年時期累積的壓力可能改變未來人生中大腦對壓力的反應模式,而這份研究無法處理這種生物效應。這份研究也無法辨認憂鬱症與偏頭痛的因與果。但儘管沒有明顯的辨認機制,Modgill仍確信這種關係的存在。
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頭痛研究中心主任兼美國神經病學會成員Peter Goadsby教授指出,憂鬱症與偏頭痛的研究可追溯到數十年前,這份研究對既有的成果有相當的貢獻,「它確定了這種生物學上的關聯,他提出一個重點就是憂鬱症並不只導致頭痛」。研究成員認為「下一步應該探索如何讓臨床醫生應用這些資料」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偏頭痛者-恐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-030100280.html
我上個月去隆鼻,好痛好痛,我媽為了補償我帶我去澎湖民宿玩,澎湖那邊木業、地板、實木地板業者很多,尤其水電商、酒商都很誇張,不像之前在清境民宿那樣的"清淨",讓我以為是來應酬的。就連我姊夫經營的小琉球民宿,種負責介紹女傭、外勞、看護的人力仲介公司請她們的外勞搬過去的,還差點撞到神桌、神尊害我姊夫氣到不行。講到這個,之前我三姑投資溪頭住宿也被騙,那邊的防水施工做得有夠差,還得派漏水處理專業人士來弄,最後所有的髒亂還要台北清潔公司來掃,台北清潔公司雖然很快整理完,卻還是花了不少錢,害我三姑不能再投資綠島民宿。那種紙木箱、紙棧板這種東西,尤其紙木箱這種遇水就爛的東西最好不要拿來裝輕鋼架之類的物品,我姊夫也差點被這害到要跳杉林溪,話說他上次還問我杉林溪住宿、溪頭民宿有什麼差別,真是敗給他了。看他最近那麼慘,我就去幫他買了一個用t5燈具做的超強手電筒,讓他可以帶顧客出去夜遊,希望他不要夜遊到台北看護、台北看護中心這種地方才好,那邊可是越遊越驚悚的地方呢。除了水電材料怪怪的,連衛浴設備都髒到不行,感覺就是有阿飄那種FEELIN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