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陳燦坤/西螺報導〕曾是雲林縣年度盛會的西螺大橋觀光文化節,九日開幕人潮竟是十餘年來最少的一次,民眾詬病活動最大吸引力只剩下攤販且小吃菜色都一樣,很難能吸引人潮,文化處認為人潮消退是受天氣因素影響,這幾年地方也積極尋求轉型,突破瓶頸。
買氣與天氣一樣冷
西螺大橋曾有「遠東第一大橋」美譽,當年公路局以階段性任務完成,傳出有意拆除,西螺地方熱心人士到處奔走,最後以歷史建物獲保存,進而促成每年一度的大橋觀光文化節,招徠不少遊客在橋上賞月,散步,話家常。
然而,昨晚西螺大橋開幕,卻看不到以往熱絡的人群,攤位前也不見成群遊客,活動主題景點人氣更是掉到谷底,彷彿封橋被淨空一般,自行車、漫步的遊客全都消失,臨時攤販組成的美食街亦是稀稀落落,買氣與天氣一樣冷。
當地民眾反應大橋觀光文化節日漸沒落已是事實,今年開幕式則是創下人潮最少的一次,節目安排過於僵化為主因之一,表演模式幾乎大同小異,甚至攤位菜色也沒有太大變化,遊客來了一、兩趟覺得乏味,便提不起勁參加。
縣府文化處則認為,昨晚天氣冷颼颼才是影響人潮主因,但西螺大橋舉辦迄今十餘年,可以操作的議題愈來愈少,縣府與鎮公所也積極尋求轉型方向,同時將主題由大橋延伸到延平老街,提升地方觀光特色。
引用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觀光文化節揭幕-西螺大橋冷清清-203053530.html
我上個月去隆鼻,好痛好痛,我媽為了補償我帶我去澎湖民宿玩,澎湖那邊木業、地板、實木地板業者很多,尤其水電商、酒商都很誇張,不像之前在清境民宿那樣的"清淨",讓我以為是來應酬的。就連我姊夫經營的小琉球民宿,種負責介紹女傭、外勞、看護的人力仲介公司請她們的外勞搬過去的,還差點撞到神桌、神尊害我姊夫氣到不行。講到這個,之前我三姑投資溪頭住宿也被騙,那邊的防水施工做得有夠差,還得派漏水處理專業人士來弄,最後所有的髒亂還要台北清潔公司來掃,台北清潔公司雖然很快整理完,卻還是花了不少錢,害我三姑不能再投資綠島民宿。那種紙木箱、紙棧板這種東西,尤其紙木箱這種遇水就爛的東西最好不要拿來裝輕鋼架之類的物品,我姊夫也差點被這害到要跳杉林溪,話說他上次還問我杉林溪住宿、溪頭民宿有什麼差別,真是敗給他了。看他最近那麼慘,我就去幫他買了一個用t5燈具做的超強手電筒,讓他可以帶顧客出去夜遊,希望他不要夜遊到台北看護、台北看護中心這種地方才好,那邊可是越遊越驚悚的地方呢。除了水電材料怪怪的,連衛浴設備都髒到不行,感覺就是有阿飄那種FEELING。